• 快盈viii




  • 中文 | 
    员工通道 邮箱登录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正文

    吕桂新 :让错峰成果最大化是水泥行业的重要课题

    发布时间2017-05-04 浏览次数: 8802
           4月1日 ,2016~2017年错峰生产在东北三省正式结束 ,这也意味着本轮冬季统一错峰告一段落。错峰生产已经走过了整整3个年头。
           3年来,错峰区域持续扩大 ,时间持续加长 ,执行和监督力度也进一步加大。3年前,在去产能举步维艰的时刻,“错峰”另辟蹊径,有力地控制了水泥和熟料产量增加速度 ,缓解了行业持续下行压力 。
           如今,面对错峰取得的丰硕成果,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完善?还有哪些配套政策亟待出台?带着这些问题,日前,本报记者专访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巡视员吕桂新。作为水泥错峰生产的推动者之一,聊起这一话题 ,吕桂新感悟颇深 。
          “错峰”是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
           记者:您如何看待这3年来实行错峰生产的意义和作用?
           吕桂新:总体来看,实行错峰3年来的意义与作用非常大。
           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上 ,明确提出2017年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市场、法治的办法做好水泥等行业的去产能工作 ,错峰生产就是一项有效的 、市场化的去产能办法。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34号),明确指出 ,到2020年 ,再压减一批水泥熟料 、平板玻璃产能,产能利用率回到合理区间。34号文的指导思想 ,就是要在供给侧截长补短  ,压减过剩产能,有序推进联合重组。但是如何去产能,就需要有好的点子和办法,错峰就是当前最好的抓手 。通过错峰让企业更抱团 ,有力地推进企业间的兼并重组 ,完成市场整合。同时 ,在错峰过程中 ,企业得到了社会 、行业和政府的认可,无形中增强企业尤其是大企业集团的社会责任感。
           错峰虽不能从根源上削减水泥产能过剩,但可以在特定区域和特定时段内有效减少产量,从而改善供求关系,缓解产能过剩矛盾 。从水泥价格变化看,2016年12月份 ,水泥出厂价较年初上涨46.5元 ,涨幅20% ,升至302.7元,重回300元以上区间 ,年末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3.18。
           错峰有力促进了节能减排。仅从2015年冬至2016年春错峰生产情况来看,北方集中采暖地区采暖期内压减水泥、熟料产量约1.5亿吨,减少燃煤消耗1695万吨 ,减少粉尘排放约2.8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19.8万吨 。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2.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2亿吨。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雾霾产生严重程度,促进了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
           错峰提高了行业经济运行质量 。2016年水泥行业经济效益好转,全年完成主管业务收入8764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利润517.25亿元,同比增长56% ,扭转了近两年连续负增长局面 。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了42%,亏损户减少了19.5%。实践证明,在当前水泥产能严重过剩形势下,错峰生产不仅有利于缓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而且有利于促进水泥行业脱困增效和发展质量改善。
           政府的“有形之手”要运用得当
           记者 :行业内有人认为错峰是一个权宜之计 ,治标不治本,如果是这样 ,那为何还要大力倡导实行?
           吕桂新:对水泥产能过剩问题 ,错峰生产的确能够起到缓解的作用 。当水泥产能严重过剩,多数企业都不能维持正常经营,去产能很难 !就像一个人得了一场大病 ,身体极度虚弱 ,不能用猛药也不能做大手术,应该先用补药调理好身体 ,等到恢复到一定的健康肌体 ,然后再对症下药做手术,方能一举祛除病根。通过错峰生产,让整个水泥行业从拼血本的价格战枷锁中挣脱出来,让价格回到合理区间,整个行业有一定盈利,再从长计议,去除落后产能 、严禁新增产能,促进公平竞争,保持行业健康发展。所以说 ,错峰生产尽管是一个阶段性的措施,但也是让行业调理“身体” 、恢复体能再治病根的必不可少的措施。
           错峰生产是一项阶段性的政策,但也是一项持续较长的阶段性政策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大规模的基础建设高峰过后,水泥产业将会经历“高峰、平稳 、下降”这样一个过程,当前水泥产能35亿多吨,再过十年八年 ,中国水泥产量应不是这个数字,会逐步下降到合理区间  ,产能过剩的矛盾还会在较长时期存在 。随着行业转型升级的进程加快 ,水泥市场会在合理区间内保持相对稳定 ,去产能真正取得圆满胜利的时候,抑或就不再需要错峰了 。
           记者:3年来 ,在错峰推行的过程中 ,是否也遇到了很大阻力 ?
           吕桂新:阻力当然是存在的。回过头来看,3年来的错峰之路并不平坦,从一个创意诞生到领导关注重视、政府部门组织调研、出台文件明确试点,再到扩大范围全面试行 ,整体上由低到高,层层推进,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这与政府的支持 、行业协会、区域企业和新闻媒体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
           3年前 ,错峰就像摸着石头过河 ,成果都是估算出来的,谁也没有办法保证能够取得预期成效 ,甚至还有很多不同的声音和质疑。但事实证明错峰是正确的 ,不仅在压减水泥产能过剩、节能减排、大气治理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还积累了一些经验,带动了其他重工业行业去研究 、学习和借鉴。
           错峰试行初期,行业内确有一些杂音。有人认为错峰生产一刀切,不分落后和先进的产能,不利于鼓励先进、淘汰落后。有人认为,应该充分利用市场竞争,发挥市场作用,让一批落后企业先死掉 ,错峰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这些企业的消亡速度。
           但是 ,在国内市场机制不健全的环境下 ,产能过剩导致市场充斥非理性竞争,单纯用市场竞争的办法不一定能够做到优胜劣汰 ,有可能会造成“优不胜劣不汰” 、“劣币驱良币”现象。当一个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市场竞争会演化成恶性的价格竞争 ,导致整个行业的效益大幅度下降,企业大面积亏损 ,产品没有销路,职工没有就业和生活保障 ,这种竞争没有必要也不可取 ,这个时候就需要政府这只有形之手来调节,通过相关的产业政策对水泥行业市场进行调控 ,如今看来这种做法是对的。随着错峰的不断深入 ,持反对观点的人士从开始的怀疑不支持,转变为现在的支持合作 ,很多企业从消极抵触转变到自觉自律 ,这也是错峰的另一个意义。
          “错峰之后”要着重完善配套政策
           记者:您说过要持续加强全行业对水泥错峰生产的认识,那么,您能否总结3年来,水泥错峰生产在哪些方面要进一步提高共识 ?
           吕桂新:在今年初淘汰落后的专项督查中发现,错峰生产总体上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果,但部分地区还存在错峰不认真 、认识不清楚 、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因此,需要全行业继续提高对错峰生产的认识和形成共识 。
           错峰生产是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重要手段。当前水泥产能过剩矛盾还远远没有解决好,2016年水泥产能利用率仅在68%左右。从2017年形势看,虽然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房地产市场也出现回升,但水泥需求难有大的增长 。按照国务院第158次常务会议要求,年初由国家五部门组织开展的水泥玻璃行业淘汰落后专项督查,也将错峰生产列为一项重点检查内容。所以 ,全行业一定要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高度来进一步认识错峰生产的重要意义。
           错峰生产是促进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手段。鉴于水泥行业错峰生产取得的良好效果,目前,实行工业企业错峰生产已经被列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任务,京津冀鲁豫晋“2+26”城市重污染企业在采暖季都要借鉴水泥错峰生产经验,实施生产调控 ,并且已经扩展到了钢铁 、电解铝、化工、铸造 、砖瓦、耐火材料等行业。
           错峰生产有利于水泥行业的提质增效 。实行错峰生产后冬季供暖,水泥统一停窑 ,施工旺季正常生产 ,不仅可以避免水泥窑因水泥熟料滞销而开开停停 ,还有利于保持水泥质量的稳定 ,降低企业的资金占用和生产成本费用,改善企业经营状况。
           错峰生产有利于提高全行业自律意识。通过这几年的错峰生产不仅在经济效益上为企业带来了实惠,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水泥行业企业家的自律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都大大增强了,过去那种单纯靠过度竞争、打价格战的观念已经被渐渐摒弃,规范市场竞争,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理念 ,逐渐深入人心 。
           记者:三年来,错峰生产无论在深度与广度上都在不断扩大,同时也暴露了不少问题 ,比如少数地方个别企业错峰政策执行不到位,配套政策跟不上等,那么接下来应如何继续深化错峰生产 ,扩大积极成果 ?
           吕桂新:下一步在继续提高全行业对错峰生产认识的同时,也应认真全面地总结3年错峰生产产生的价值和凝结的经验。去冬今春的错峰生产已全面结束 ,各地都在总结错峰成果和经验,行业协会主动联合工业主管部门也召开了阶段性总结会议,并就错峰生产在“十三五”期间的推进和完善工作展开讨论,比如如何进一步扩大错峰生产的区域范围,如何解决错峰生产的相关配套措施等。
           在实际工作当中,还是要进一步更充分地发挥好政府、协会、企业和媒体的合力作用。
           首先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错峰生产开始以来 ,中国水泥协会积极协调地方水泥协会,共同开展了大量的具体工作,每年都召开多次会议进行协调。下一步将继续发挥好协会组织的协调作用,制定必要的行规行约 ,强化行业自律 ,建立跨区域的业内协调机制 ,做好错峰区之间 、错峰与非错峰区之间的协作协同。
           其次,大企业集团要继续起好带头的作用。近年来 ,水泥行业产业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中建材中材两大央企成功实现合并 ,金隅和冀东、拉法基和华新水泥,昆钢嘉华和华润也分别完成战略重组 。吉林省也启动了压减水泥重组压减过剩产能试点。河南内蒙,辽宁等省区开始组建水泥集团,大型企业对引领行业错峰生产、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起到了重要作用。企业是错峰生产的主体,大企业发挥带头作用尤为重要。要利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发挥好市场的主导作用,带动本地区广大中小企业认真开展错峰生产,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
           同时,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要主动作为。经过三年的实践,各省级行业管理部门和环保部门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机制。在错峰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有些地方 ,主动性还不够 。下一步  ,各地工信部门和环保部门要结合34号文的贯彻落实和淘汰落后产能专项督察后续整改,加大检查力度 ,监督企业认真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 ,强化对企业环保设施运行情况检查,重点针对 ,专项督查中发现的一些地区和企业错峰生产存在的问题,加大对这些企业的环保、能耗 、安全方面的监督,督促其整改落实。
          再者 ,加强行业认知和共识 ,监督错峰生产的规范实施,推动错峰生产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开展,推动其他重化工业进一步借鉴水泥错峰经验,结合本行业具体情况,开展切实可行的错峰生产 。错峰离不开新闻媒体的传播与监督,也希望行业媒体能够充分发挥舆论监督正能量,建立有效的传播平台 ,为促进行业去产能、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发挥更大作用。
                                                                                                                              来源:中国建材报
    地址:中国.济南长清区崮山.快盈viii工业园  邮编 :250307  电话/传真:86-0531-88360186
    鲁ICP备19002176号 公安备案 37011302000261号   山东快盈viii水泥集团有限公司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