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设施投资保持高位运行。2017年,全国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同比增长19%,高于去年同期1.6个百分点。
区域特点:南部略强,北部偏弱。全国31个省份,有18个省份是同比负增长,其中,有11省位于北方地区。华北、东北大幅度下滑,西部的陕甘地区和川渝地区也表现较弱,华东和中南略有增长。宁夏、安徽、西藏、广东需求表现最好。
三、水泥价格:库存低位运行,价格大幅上涨
自年初以来,全国水泥市场价格呈现持续上升态势,尤其是进入8月份市场旺季后,水泥价格在保持了与往年相同的、规律性的基础上,呈现出加速上涨趋势。根据数字水泥网跟踪显示,全国水泥平均市场价格从年初2月份327元/吨上涨至12月份的415元/吨(不含西藏),年末比年初涨幅27%。不同地区供求关系出现较大差异,尤其是以华东、华南为代表的地区价格短期间涨幅较大,表现抢眼。
行业整体库存为近三年最低为,贯穿全年,水泥库存的持续低位运行,使得行业价格相对坚挺,年底,以华东为代表的局部地区库存告急,不足30%,使得价格快速上涨。
分区域来看,六大区域中,华东地区在水泥需求略增和供给收缩共同作用下,价格一路上涨,价位快速升到全国首位,现货平均成交价达到504元/吨(PO42.5散);中南地区价格同样上升明显,成交价格为433元/吨,位居全国第二位。其余地区也均有一定上涨,但与其他地区相比,幅度相对偏小,企业盈利状态也得到改善。
虽然全年水泥产销为负增长,但由于价格持续走高,加之近几年大企业对节能减排技术应用持续投入,以及运用互联网技术带来的管理效率的提高,多数企业销售成本有了10%以上的降幅。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7年,水泥行业整体效益水平比去年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水泥行业实现收入9149亿元,同比增长17.89 %,利润总额877亿元,同比增长94.41%。利润总额已经位居历史利润第二位,仅次于2011年历史最高点。
相反,水泥熟料进口量却又明显上升,2017年熟料进口87万吨,同比大幅增长1869%。主要原因是国内较高的熟料价格,部分地区超过500元/ 吨且熟料企业惜售,导致部分粉磨企业不得不到海外寻求熟料资源进行补给,从目前看主要是来自越南的熟料为主,进口的省份集中在海南、山东和浙江。未来一段时间,水泥熟料的进口量预计将持续增长。
六、2018年水泥行业展望
从需求层面看,由于房地产投资与基建投资仍然是影响水泥需求的主要因素。1、从房地产投资来看,各地密集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可能会在2018年逐渐传导至投资,抑制房地产投资增长,预计房地产投资将从7%下滑至4%左右。2、从基建投资来看,中央经济会议,将精准扶贫列为第二大攻坚战,预计未来三年将快速推动中西部和贫困地区的基建需求,使得2018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有望维持2017年高位。因此2018年我国水泥需求总体趋势受房地产投资下降的影响将表现出稳中略有下降,但下降幅度会比较小,预计下降2%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