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盈viii




  • 中文 | 
    员工通道 邮箱登录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正文

    明确防治路线 引导水泥行业清洁生产

    发布时间2013-09-29 浏览次数: 16935
    核心提示:在此关键时刻 ,迫切需要出台《技术政策》,明确污染防治的技术路线 、原则和方法 ,指导、规范水泥工业相关污染防治工作 ,引导行业采取清洁的生产工艺技术和高效的污染治理技术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在国务院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 、环境保护部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发布《水泥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以下简称《技术政策》)之际 ,中国环境报记者就如何理解、贯彻这一文件,采访了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负责人 。
    记者:《技术政策》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负责人:我国是水泥生产与消费大国,2012年水泥产量达到22.1亿吨,占世界水泥产量的一半以上。水泥工业在支撑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据统计,水泥工业颗粒物排放占全国颗粒物排放量的15%~20% ,SO2排放占全国SO2排放量的3%~4% ,NOx排放占全国NOx排放量的10%~12% ,属污染控制的重点行业。此外 ,水泥工业的矿山资源消耗与生态破坏也是突出问题。
    进入“十二五”后,环境形势的变化对水泥工业污染防治工作,特别是NOx总量减排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 。国家将NOx纳入总量控制污染物,要求2015年水泥行业NOx排放量控制在150万吨,淘汰水泥落后产能3.7亿吨 ;对新型干法窑降氮脱硝 ,新 、改、扩建水泥生产线综合脱硝效率不低于60% ;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重点地区,对包括水泥在内的六大行业以及燃煤锅炉项目实施更加严格的特别排放限值。
    在此关键时刻,迫切需要出台《技术政策》 ,明确污染防治的技术路线、原则和方法 ,指导 、规范水泥工业相关污染防治工作 ,引导行业采取清洁的生产工艺技术和高效的污染治理技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记者:水泥工业污染防治的技术路线和原则是什么 ?
    负责人:水泥工业污染防治应采取源头控制与污染治理相结合的方式 ,针对水泥生产过程的特点 ,重点加强工艺运行的稳定性和污染控制的有效性 ,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
    清洁的生产工艺技术是水泥工业污染防治的基础。我国近10年来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新型干法生产线已达1600多条,产量占比从2000年的10%提高到目前的90%以上,为我国水泥工业提高环保要求创造了良好条件。
    目前 ,水泥工业普遍采用了高效静电或布袋除尘器。颗粒物排放浓度可控制在50 mg/m3或30 mg/m3以下,总体上吨水泥颗粒物排放量(含无组织排放量)控制在1 kg/t以下 ,基本达到发达工业化国家的污染控制水平。脱硝则是水泥工业最新的环保要求,需要采取低氮燃烧器、分解炉分级燃烧等低NOx燃烧技术,以及SNCR、SCR等烟气脱硝技术 ,大幅降低水泥窑NOx排放水平。
    《技术政策》从4方面提出了水泥工业污染防治应遵循的原则。在区域总量减排方面,要求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淘汰能效低、环境污染程度高的落后工艺,削减区域污染物排放量。在企业污染控制方面 ,要求采用清洁生产工艺技术与装备,配套完善污染治理设施 ,加强运行管理,实现污染物长期、稳定达标排放。在资源能源利用方面 ,要求有效利用石灰石、黏土、煤炭、电力等资源和能源,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  、余热等进行回收利用。在防范环境风险方面,要求加强对水泥生产中的非正常排放 、事故排放以及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的运行控制,确保环境安全。
    记者:水泥工业的污染源头控制是指什么 ?
    负责人 :水泥工业的污染源头控制是指在符合宏观政策要求、厂址选择要求的前提下,从矿山开采、原燃料使用、采用先进生产技术、淘汰落后工艺 、优化工艺控制 、节能与余热利用等方面采取工艺技术措施,将污染预防原则落实到水泥生产全过程中,以减少后续污染治理的压力,实现总体环境绩效的最优。
    目前 ,我国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已取得积极进展 ,但行业发展中仍存在突出的产能过剩 、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因此,《技术政策》提出水泥工业建设项目首先应符合国家发展规划 、产业政策和区域布局要求。这些要求包括:严格控制总量,抑制产能过剩 ;适度发展一定规模以上的新型干法水泥(如日产4000吨及以上,西部地区日产2000吨及以上);淘汰落后立窑及其他水泥生产工艺(如干法中空窑、湿法窑等);在区域布局上推广“大型熟料生产基地+销售地粉磨站”模式 。新、改、扩建项目应同时对所在地区的高污染落后产能实施等量或超量淘汰,削减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水泥生产应大力采用环境友好的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实现污染物的源头削减。
    记者:应如何开展水泥窑烟气脱硝工作?
    负责人 :水泥行业是我国继火电厂、机动车之后的第三大NOx排放源 ,其控制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总量目标的实现以及空气质量的改善。结合环境管理要求,《技术政策》明确了水泥窑NOx控制应遵循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即根据国家及地方环保要求,在低氮燃烧技术(低氮燃烧器、分解炉分级燃烧 、燃料替代等)的基础上,采用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SNCR)、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或SNCR-SCR复合技术。新建水泥窑鼓励采用SCR技术、SNCR-SCR复合技术。
    NOx的产生与燃烧状况密切相关,因此,可采取改进燃烧 、改变原燃料的工艺控制措施,根据《技术政策》,水泥窑NOx控制应在先进生产工艺(新型干法)的基础上,采取低NOx燃烧技术与烟气脱硝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这些技术措施的组合采用(如低氮燃烧器+分解炉分级燃烧+SNCR),大幅削减水泥窑NOx排放强度。采取这些综合措施后,大约可降低20%~30%的NOx排放量,相应NOx排放浓度可控制在500 mg/m3 ~ 800 mg/m3。
    记者:水泥工业的颗粒物排放控制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负责人:水泥工业的颗粒物排放一直是突出的环境问题 ,排放环节多 、排放量大、无组织排放较难控制是其特征,需要从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非正常排放等方面入手加强控制。
    《技术政策》提出,水泥窑窑头、窑尾烟气经余热利用(如窑磨一体化工艺路线)或降温调质后,输送至袋式除尘器 、静电除尘器或电袋复合除尘器处理,颗粒物达标排放 。其他通风生产设备、扬尘点采用袋式除尘器。
    无组织排放是水泥工业颗粒物排放的重要形式 。《技术政策》要求,在工艺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宜优先采用密闭、覆盖或负压操作的方法,防止粉尘逸出,或负压收集含尘气体,净化后处理排放。
    水泥窑的颗粒物非正常排放曾经非常严重,为此《技术政策》规定,加强对除尘设备的设计与运行控制,提高设备运行率。袋式除尘器应控制适宜的烟气温度,防止烧袋或结露 ;采取单元滤室设计,具备发现故障或破袋时及时在线修复的功能。静电除尘器应与工艺自动控制系统联动 ,采取可靠措施保证与水泥窑同步运行 。
    记者 :需要重点研发的新技术、新材料有哪些?
    负责人:为引导水泥工业污染防治技术的发展,《技术政策》提出了今后需要重点研发的一些新技术、新材料,主要包括:生产工艺技术(如新型熟料烧成技术、高效节能粉磨技术与装备、高性能低氮燃烧器等);CO2减排技术;协同处置固体废物及二次污染控制技术;高效烟气脱硝技术;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等。
    目前,虽然SNCR烟气脱硝技术应用较多,但脱硝效率不高、氨逃逸较多是其缺陷 。未来,随着环保要求的进一步提高 ,需要重点突破SCR技术,如高尘SCR技术 、SNCR-SCR复合技术、高性能催化剂以及失效催化剂再生与安全处置技术等。
    地址:中国.济南长清区崮山.快盈viii工业园  邮编 :250307  电话/传真:86-0531-88360186
    鲁ICP备19002176号 公安备案 37011302000261号   山东快盈viii水泥集团有限公司



  • XML地图